快消品行业的物流有快速、量大的特点。而且这个行业,对货损的定义与其它的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快消品的包装承载着更多的信息,起到了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作用,因此,快消品包装上轻微的划伤、碰伤也会影响产品的销售,造成相当的经济损失。
所属行业: 快消品
所属的解决方案: 降低货损 包装改进
某高端进口奶粉品牌,自广州港进口,而后分销往全国各地。但在分销配送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损失,特别是自广州海运至天津,而后公路运输至哈尔滨的配送过程,全程货损率约为5%。
希望了解物流过程中在哪些环节出现了什么样的危害,并且找到有效减少货损的方法。
惠氏对货损进行了比较清晰的定义:
I类:较小的划伤、磕碰(<20mm),对于此类货损,一般会采取降价销售的方式进行促销,尽量减少损失
II类:较大的划伤、磕碰(<20mm),对于此类货损,由于包装破损较为严重,则只能进行回收处理。
通过对实际物流过程的监测,首先确定,不管是I类还是II类货损都主要与公路运输以及在哈尔滨当地的分销配送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
全程的冲击危害,主要集中在天津至哈尔滨的运输过程,哈尔滨经销处的卸货过程,以及经销商至各分销门店的配送过程中。
经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了解了在现有的物流条件下要减少II类货损及I类货损,分别需要将包装的防护能力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怎么样的经济投入。
经过双方的讨论,认为通过包装改进的手段可以有效的减少I类货损,而且经济投入较小,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效益。对于II类货损,如果通过改进包装来进行改善,经济投入过大。
双方一起讨论了针对I类破损的包装改进方案,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了批量验证。